2010年8月14日,天陰欲雨,但接近中午時份,天上的密雲逐漸散去,太陽有時甚至稍為露面,徵象著天父已經應允我們的祈求、悅納我們的事奉了,我們心中不禁暗暗的感謝主,因為今天正是墨爾本華人浸信會長青團契邀請本校的開心粵曲班去獻唱「同頌方舟救世情」的日子啊。
為了這個粵曲獻唱會,開心粵曲班的同學,在黃景光老師的領導、和開心樂坊的音樂師伴奏之下,每個星期六上午都集合來練歌,每位同學練完回家後也不停練習,因為他們都知道「要唱得好就要曲不離口」的道理。到了這天,他們就老早回來再排練一次。將近到開場的時刻了,他們個個都摩拳擦掌,要上場把最好的歌聲呈獻給觀眾,更希望能把挪亞全心依靠上帝的心意表達出來。
觀眾陸續進場了,起初三三兩兩,慢慢越來越多,最後竟然全場滿座,有人細心的數一數,共有307人之多。我猜想:可能因為開心粵曲班去年十月和十一月間曾先後在中華基督教信望愛堂和墨爾本華人浸信會演唱過「粵曲報佳音」,令觀眾留有良好印象,所以今次樂意再來欣賞我們的演出吧。
時針踏正二時,司儀立即上臺宣佈節目開始,先請羅偉基傳道作開會禱告,四位同學隨即登臺領唱一曲「奇妙的雙手」,配以活潑的動作,其餘的同學分散站立在觀眾席旁,擊掌拍和,把頌讚主耶穌救贖的歌詞精義:「身心得拯救,拋開苦與憂,靠祢奇妙雙手。高山可遷走,祢愛不變舊,有祢一生快樂透。」表達出來,曲終時擊掌聲一齊戛然停止,先聲奪人。
接著演唱的一首歌是「牧人之愛」。耶穌說:「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約10:11) 又說:「一個人若有一百隻羊,一隻走迷了路,他豈不撇下這九十九隻,往山裡去找那隻迷路的羊嗎﹖」(太18:12) 這首「牧人之愛」就是讚頌耶穌這種捨身救羊的大愛精神。歌詞說:「山徑雖艱難無怠慢,手腳傷痕血斑斑。心掛迷羊,跋涉山澗,找遍峭壁山岩。覓得羊回還,懷抱低聲慰問慰問再三,一身痛楚頓時變淡。」同學們都希望觀眾能會意,迷途羊就是比喻迷途的世人呀。
接著上臺演唱的是來自雪梨的雷麗娜姊妹,她是一位福音粵曲歌唱家,她願意自費乘航機遠道來到墨爾本參加我們的粵曲獻唱會,為觀眾唱出已故的撰曲家潘焯先生特別用「妝台秋思」的樂譜為她填寫的一曲「感恩快樂」。誠如歌詞所說:「獲得我主救贖恩,已洗清罪惡沒疑問,身心歡慰健康,頌讚榮耀歸神。守規訓,安本份,敦品潔行答謝救主恩。救主恩常護信主人,基督公義確實無疑問。」唱出了她得救的快樂。
觀眾所期待的主題曲「挪亞方舟」到此正式開鑼了。此曲分為三段:「序曲」、「建方舟」和「入方舟」,是粵劇名伶文千歲的創作。文千歲三年前信主後,用他對粵曲的恩賜,撰寫和灌錄了三輯福音粵曲,第二輯就是《挪亞方舟》。根據《聖經》記載,挪亞是人類始祖亞當的第十代孫,當時人類社會非常敗壞,終日所思所想的盡都是罪惡,上帝就後悔造人在地上,決定用洪水把全球的活物完全除滅。幸而上帝知道世上還有一個義人挪亞,就命令挪亞用歌斐木建造一艘方舟,一家八口帶同一公一母的動物進入方舟避過洪水,人類才得以繼續生存。文千歲運用他豐富的想象力,寫出挪亞一家如何合力建造方舟。進入方舟後,挪亞妻又何如憂慮缺糧缺水,反映出挪亞對上帝的衷心信賴,終於逃出生天。這輯粵曲層次分明,情節動人,但曲中主要角色只有挪亞和挪亞妻二人,開心粵曲班就分別由幾位同學輪流去唱。在各位同學悉心演唱,開心樂坊各位樂師通力拍和下,把劇中人唱得活靈活現,一氣呵成,博得如雷掌聲。
維省聖經學院中文部高級講師陳廷忠博士慨然應允在百忙中抽空前來擔任我們的講員。他一上台就謙稱,他是外省人,比較愛聽京曲,而對粵曲無甚認識。但他不愧是學者本色,經過多日的查考,知道粵劇本是從南宋時期的南曲逐漸發展而成的一種地方戲曲,其實是和京劇同源的。京劇的觀眾聽到好戲時愛大聲叫好,因此他也鼓勵粵劇觀眾聽到好戲時也要大聲叫好。他說,挪亞一家八口終於因為順從上帝命令,建造方舟避過洪水浩劫。他們出方舟後,上帝又和他們立約,許諾以後不再用洪水滅世,還賜下彩虹為證。以後人類看見彩虹時,就記得上帝愛他們了。
因此最後一個節目是由羅曉婷姊妹領唱一曲「彩虹下的約定」,歌頌上帝的慈愛,歌詞結尾說:「與你有約,是永恆的約,彩虹為證,千古不變。我要高歌,為生命喜悅。萬物歌頌祢的慈愛,大地訴說祢的恩典。」唱完後,觀眾大拍手掌,高叫「安哥」,同學們於是邀請觀眾們一同高唱「奇妙的雙手」,唱完後到副堂享用長青團的團友為他們預備的精美茶點,濟濟一堂,大會就在歡快的氣氛中圓滿結束了。
觀眾席一角 奇妙的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