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文化班中和學員們互相切磋,時有所得,謹在此列出和各位讀者分享,並請不吝賜教。
愛惜光陰:
常青大學的英文名稱是University of the Third Age,直譯是「第三齡大學」。何謂第三齡呢?原來西人把人生分為三個年齡,在家成長時為第一齡,出外謀生時為第二齡,退休在家時為第三齡。 中國人把年齡分得更細,還有各種委婉詞。
例如白居易有「齠齔七八歲」之句,因此七、八歲就稱為「齠齔之年」,或稱「髫齡」。杜牧有「娉娉嫋嫋十三餘,荳蔻梢頭二月初」之句,因此「荳蔻年華」就是十三歲。那麼,「及笄之年」和「破瓜之年」呢?古時的女子十五歲就用笄約髮,表示成年,故「及笄之年」是十五歲;而瓜字可分為兩個八字,二八一十六,所以「破瓜之年」是十六歲,都是指女子而言。還有「花信年華」是指女子廿四歲,因為古語有「二十四番花風信」之說。
男子卻要到二十歲才算成年,可以加冠,稱為「弱冠」,或稱「加冠之年」;又因為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因此「志學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耳順之年」等委婉詞,就表示十五、三十、四十、五十、六十等歲數。
古人用天干地支紀年,六十年循環一次,稱為「花甲子」,所以六十歲又稱為「花甲之年」。七十歲稱為「古稀之年」,因為「人生七十古來稀」。而「耄耋之年」則指八、九十歲老人,「期頤上壽」就是一百歲了。 《聖經》說:「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詩篇90:10)我們又豈可不愛惜光陰,以免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呢?
道路、真理、生命:
我在文化班中和學員們重溫中國歷史時,談到楚漢之爭的故事。話說西楚霸王項羽有勇無謀,中了漢軍的十面埋伏,晚上又聽到四面楚歌,知道大勢已去,就和虞姬訣別,然後上馬奮力衝出重圍。到了平明,漢軍發覺了,命令騎將灌嬰以五千兵馬去追他。當項王逃到陰陵地面時,迷失了路。剛好田間有一個老農夫,就向老農夫問路。老農夫竟然對項羽說:「向左。」項羽就逃向左方,豈料陷入大澤之中,給漢軍追到了……。
所謂「人生路不熟」,我們有時都會走錯路,不過後果當然沒有項王般嚴重。例如我一直居住在墨爾本,十三年前有幸到雪梨拍片,在雪梨住了九個星期。
有一次,我駕車從電影公司回家,由於路途不熟,在北雪梨入錯行車路線,迫於要過海港大橋。過了大橋後再回家,短短的路程用了幾乎一個小時。
又例如多年前,我一家人去美加旅遊,自行租車駕駛,由於不習慣右上左落的行車路線,拐灣時入錯線,只見輛輛汽車迎面而來,大吃一驚,幸而有驚無險。
現今科學發達,路途不熟的人可以在汽車中裝置一個電子地圖,利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簡稱GPS)技術,就可以帶領人安然到達目的地。可惜有報導說,由於上海的電子地圖,偽造的比真的還多,以致很多買了假貨的駕車人士仍然常常迷路,不禁令人搖頭嘆息。
路走錯了固然會費時失事,但人生的路走錯了就抱憾終身了。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翰福音14:6),但望誤入歧途的人早日回頭,回到正道去。
愛神、愛人:
我在文化班中也和學員一起討論先秦諸子的學說,知道孔子學說的核心思想是「仁」。何謂仁呢?孔子有多種解釋,因為孔子因材施教,對每個弟子的答覆都不一樣。孔子對樊遲說:「仁者,愛人。」對子貢卻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而對仲弓則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主要是說:仁者愛人,但仁者要愛的是甚麼人呢?據他的孫兒孔汲所作的《中庸》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就是說,仁者所要愛的人,首先是自己的親人,即先愛自己的親人,然後才去愛非親非故的人。換言之,儒家所主張的愛是推己及人的。
這原本是很好的教訓,可惜後來有些人把這教訓曲解了,變成有好處時先給自己人,有肥缺時先照顧自己人,把推己及人的愛變成了「用人惟親」的昵愛了。
例如國家的領導權由父傳子,就是昵愛親子。如《漢書》所記:「王陽在位,貢公彈冠」,就是昵愛朋友。這些「用人惟親」的故事,在目下的官場和市場中也屢見不鮮。甚至香港人所注重的所謂「人情味」,也是只有對熟人才有人情味,對陌生人就冷酷無情了,這大概也是曲解了儒家的「親親為大」的教訓吧。
耶穌的愛卻不同,祂最大的誡命是愛神(上帝),其次是愛人如己。使徒約翰說:「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壹4:19)使徒約翰也說:「神既是這樣愛我們,我們也當彼此相愛。」(約壹4:11)。就是說:因為神愛我們,所以我們也要去愛每一個人,不但愛自己的親人,也要去愛所有的人,愛人如愛自己一樣。
耶穌的聖名:
我們在文化班上討論到中西文化的差別時,指出華人是先姓後名,西人卻是先名後姓。華人的名字變化多端,可以隨意取名,如武后自己取名叫武曌;西人的名字卻多數沿襲舊名,例如西人愛以沿用父母之名為榮,因此菲賓氏之子是小菲賓氏,森美戴維斯之子是小森美戴維斯,還有路易十六,伊利沙伯二世等王號,都是沿襲先人之名。
而華人卻相反,要避諱,即子女不能沿襲父母的名字,以示尊敬,甚至不能沿用君王的名字,例如秦始皇名政,因此「正月」要避諱讀成「精月」;漢文帝名劉恆,因此姮娥也要避諱改名嫦娥。
廣東人有句俗語說:「唔(不)怕生壞命,最怕改壞名」,可見改名是要十分謹慎的,一不小心,就會貽人笑柄,例如吳多好,白美珠等就是。有些父母望子成龍,父親姓毛,兒子取名毛鼎;有人妄自菲薄,以退為進,如劉若愚,何大傻之類;有人仰慕一些古人,例如李宗孔,陳彭年。
但有些遺臭萬年的古人,後人就恥與同名,例如清代杭州撫台秦澗泉,去到岳王墳前寫了一副對聯說:「人從宋後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不過一些所謂「姓名學」,妄稱可以根據姓名的筆劃數目來決定一個人的一生命運,當然只是一種迷信,不足置信。
姓名改定之後,除非有特別原因,否則就不應隨便改名換姓,所謂:「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主耶穌的聖名更是非同小可,因為世人可以靠著祂的名得救,絕不能以別的名來代替。祂在降世之前,先知以賽亞已預言他的名字叫「以馬內利」(就是「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天使也吩咐約瑟要給聖嬰起名叫「耶穌」(就是「救贖主」的意思)。
主耶穌道成肉身,目的就是來救贖我們,並與我們同在,所以我們只要信祂,就可以靠祂的名得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使徒行傳4:12)